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建设情况
我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挂靠校团委,校团委书记兼任中心主任,办公室副主任1人(正科职),科员3人。近年来,我校团委(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以艺术教育改革为重点,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艺术普及教育推进机制。规范公共艺术课程,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培育建设高质量的美育精品课程。定期举办学生参与面广、主题积极向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艺术类社团建设,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水平艺术团,积极探索开展具有时代特征、内涵丰富、品位高雅,融合校园特色、学生特点、教育特质的第二课堂艺术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二、课外艺术活动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指导的大学生艺术团,下设合唱团、民族器乐团、舞蹈团、流行音乐团、播音主持与表演团共五个业务团队和主席团、办公室两个职能部门。本学年大学生艺术团各项品牌工作继续深入推进,积极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共排练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类节目近40个,如精品节目民乐合奏《太阳颂》、《我的祖国》、《太湖泛舟》、《盛世国乐》、《凤鸣朝阳》、《春华秋实》;合唱《天边外》、《破阵子》、《山茶树下》、《驼铃》、《泊船瓜洲》、《归元田居》;话剧小品《互联网体验》、《如此直播》;经典朗诵《盛世中国》、《红色航船》、《长江万里行》;舞蹈《额尔古纳河》、《寻梦深蓝》、《党旗飘扬的方向》等,通过打造艺术精品,挖掘学校历史精华,结合学校特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氛围。
1.校园艺术活动精彩纷呈
(1)开展剪纸传情艺术共庆教师节活动。2023年9月8日,江苏科技大学团委、镇江市教育局团委联合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镇江市丹徒区茅以升实验学校、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在学校蚕桑艺术实践工坊(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开展“大中小学生乐学传统艺术,剪纸传情共庆教师节”剪纸技艺和蚕桑文化研习活动。通过用手、用脑、用心制作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赠送老师,让大中小学生在表达浓浓尊师意的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一剪一镂的剪纸,一丝一线的茧花,红纸虽轻,茧花虽小,但寄托着同学们对老师的深深敬意和感恩。今后,学校将继续依托蚕桑艺术实践工坊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激发大中小学生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体会传统艺术在生活运用中带来的审美情趣,让非遗真正地“活”起来。
(2)举办江苏科技大学办学90周年文艺晚会。2023年10月26日办学90周年华诞当晚,1000架无人机升空,流光溢彩,献礼九秩华诞。无人机表演结束后,“笃学明德九十载 经世致用向未来”江苏科技大学办学90周年文艺晚会在长山校区西操场华美启幕。参加办学9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来宾、学校各级领导、校友代表、师生员工等观看晚会。学校官方微信视频号、抖音、新浪微博等平台同步直播,13万余人次收看晚会直播,共同为江苏科技大学办学90华诞送上祝福。由南京邮电大学龙狮团与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带来的龙狮表演共同奏响晚会的序章。情景音诗画《年轻的朋友们》演绎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铸船魂育海器的江苏科技大学学子“兴船报国”的历程。舞蹈《寻梦深蓝》带我们走进神秘的蓝色世界,以优美的肢体语言阐释海洋文化。朗诵《献给你,我的母校》中,6位从江苏科技大学怀抱走出的学子,深情倾诉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舞蹈《倾城之丝》用缕缕纤丝织成锦绣,汇成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架起贯通中西的桥梁。摇滚快板《放歌新时代》奏响了江苏科技大学远航的鸣笛,唱响了江苏科技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强劲音符。在全场同声高唱的《江苏科技大学校歌》中,朵朵烟花炫彩绽放。峥嵘九秩笃学明德,桃李万千砥砺奋进,江苏科技大学将以办学90周年为契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兴船报国之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造船力量。
(3)举办第四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学校办学90周年校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政治职责,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继承光荣传统、肩负强国使命,用青春汗水书写新时代新征程奋斗篇章。2024年3月--6月,学校团委立足船舶、海洋、蚕桑特色优势,结合国防教育、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艰苦奋斗强我中华等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七五华章举国庆,文化育人谱新篇”为主题的第41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计划开展活动1000余项,其中校级活动30余项,院级活动40余项,社团活动30余项,各团支部活动900余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健康、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激发青年学生的传承意识。通过活动组织申报,本届艺术节包含多项校级重点活动。3月1日至4月7日,校学生会在长山校区船苑剧场举办第30届“律动青春 声声不息”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展现了江苏科技大学学子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风采。3月17日至3月29日,校研究生会在长山校区船苑剧场开展第一届研究生风采大赛,为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4月19日,由校团委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享唱团”合唱艺术沙龙邀请了来自能源与动力学院的80名同学共同演绎《越人歌》,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5月1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JUST吉他协会承办的“浓情科大,摇滚春天”第五届长山音乐节在长山校区西操场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和欣赏音乐的平台。5月19日,由校团委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流行乐团2024年专场音乐会在长山校区船苑剧场成功举办,流行乐团的成员与特邀街舞社、呓语乐队共同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5月23日,Just Dance街舞社于船苑剧场举办了街舞盛典,并邀请了江苏大学515Crew共同带来了一场独属于街舞的盛典。5月25日,由校团委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首届大学生舞蹈大赛在长山校区船苑剧场顺利举办。本次大赛,来自全校10个学院以及张家港校区的优秀参赛队伍们齐聚一堂,用舞蹈的艺术语言诠释青春活力,展现才华与激情,为专家评委、师生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第四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提供广阔舞台,营造具有“船舶、海洋、蚕桑”特色的浓郁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展现江科大学子的青春风采!
2.不断推进文化艺术交流
(1)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文化艺术教学共同发展,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学校美育协会承办的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声乐专场(小合唱或表演唱、独唱)在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拉开帷幕。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我省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艺术盛会。本届艺术展演活动以“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为主题,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弘扬中国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胸怀家国、奋力筑梦的价值追求;展现当代大学生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状态;展现当代大学生心灵美、形象美、行为美、语言美的崇高审美追求和高尚人格修养。本次展演共有来自全省86所高校的149个作品参赛,其中独唱58个、小合唱或表演唱91个。舞台上呈现出的歌曲作品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内涵丰富,演唱形式多样,给观众带来了一次次感受至深的声乐盛宴。作为承办高校,江苏科技大学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总协调,下设宣传组、竞赛组、接待组、舞台组、候场组、后勤保障组6个工作组,各工作组协作分工、职能明晰,多次召开部署会、协调会、专题会,为展演活动的有序组织保驾护航。学校细致、周到的服务收获各参演高校的一致好评。同时,我校在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屡创佳绩,包含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此次展演活动,推动了学校文化艺术教育教学发展,为省内兄弟院校艺术交流学习提供了舞台。
(2)2024年3月31日,江苏科技大学邀请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来校举行“音乐点亮人生,我和我的祖国”江苏科技大学专场音乐沙龙。 本次演出是乐团成立以来第189场演出,由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叶志明教授串场主持。校党委副书记汤建出席活动并致辞。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宏根,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春燕,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等现场观看演出。乐团在江苏科技大学专场的演出曲目不仅有《我的祖国》《红色娘子军》《卡门序曲》《第二圆舞曲》等脍炙人口的中外名曲,而且高质量演奏了具有相当难度的《蝙蝠序曲》,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当最后一个曲目《歌唱祖国》旋律响起,全场观众鼓掌伴奏,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音乐会圆满落幕。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是在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同志的亲自关怀支持下,由全国16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00多位退休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高级将领组建而成。乐团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宗旨,以“爱乐、博雅、至诚、奉献”为团训。乐团成员在本行业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用自身对音乐的热爱,秉承习近平总书记“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的讲话精神,推动高雅音乐走向大众,讲述“音乐点亮人生”的动人故事,引发了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热烈共鸣。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我校高度重视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结合,大力推进艺术实践课程的落实,多次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等高水平、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2023年11月21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23年江苏省戏曲名作高校巡演——南京市越剧团越剧经典名段折子戏专场在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船苑剧场举行。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潘锦全出席本次活动,学校师生代表800余人到现场观看。本次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越剧经典名段折子戏专场,南京市越剧团带来了优秀剧目《莫愁女·游湖》《梁祝·楼台会》《红楼梦·焚稿》《柳毅传书·湖滨惜别》《凤凰台·歌月》。其中《柳毅传书》《莫愁女》被拍摄成电影电视艺术片,享誉国内外。在中国戏剧节等全国重大演出活动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国家一级演员李晓旭,凭借《凤凰台》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2024年5月22日,由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镇江市文化广电产业集团出品,镇江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镇江市艺术剧院演出,梅花奖获得者领衔主演的扬剧小剧场《門》在我校长山校区船苑剧场精彩上演。本剧以扬剧小剧场为表现方式,以1937年镇江的完节堂作为创作灵感,以诗意化的意象,浓缩时空的流转与人生的奥秘,在咫尺之间表达出中华民族的坚守与革新,呈现了混乱时世、崎岖命运下,人性的永恒之光。2024年6月4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共同主办的2024年江苏省戏曲名作高校巡演——京剧《四郎探母》在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船苑剧场精彩上演,通过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为师生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6月17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江苏省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省文化发展基金会)、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无锡市锡剧院、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南京市越剧团、江苏省各有关高校、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广播、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联合承办的2024年江苏戏曲高校巡演——大型锡剧《涓生之路》在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船苑剧场隆重上演。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艺术表达的热情和探索精神,促进新青年一代通过戏曲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更好的回顾经典名作,通过精彩绝伦的舞台编排,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核。此次戏曲巡演,为师生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通过极具表现力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演,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了文化自信,进一步引导了广大青年要不断筑牢文化根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为支撑,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4)2024年6月15日,由镇江市丹徒区委宣传部牵头主办的“一道来长山,夏日‘趣’狂欢——激情足球季,音乐嘉年华”开幕式在米芾公园游客中心成功举行。由江苏科技大学团委组织的助力米芾书法公园“音乐嘉年华”社会实践团积极助力本次“音乐嘉年华”的顺利开展。助力米芾书法公园“音乐嘉年华”社会实践团,由学校KDS曳步舞团、JUST吉他协会、Just Dance街舞社等各学院社团和大学生艺术团成员组成。6月15日--16日,实践团成员们齐聚米芾公园游客中心,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这场盛会不仅展示了青年人的才华与活力,更将江科大人的精神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舞台上,悠扬的歌声、动人的旋律、炫酷的动作、轻快的步伐,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节目令人目不暇接。所有这些都为夏日的米芾公园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惬意与激情。7月15日,在米芾书法公园“音乐嘉年华”闭幕式上,大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们齐聚公园,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暑期集训汇报演出。这场演出汇聚了大学生艺术团全体师生暑期训练的心血与汗水。在闭幕式上,活动现场市民游客们齐聚在此,观看这场文艺盛宴。此次助力米芾书法公园“音乐嘉年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丰富同学们的社会实践经验,也进一步加强了我校与地方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活动还极大地丰富了周边市民和游客的夏日文化生活,让更多人感受到了青年学生的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加强日常训练与管理工作
(1)日常训练与管理工作。2024年,大学生艺术团进行换届工作后,便开始有组织的安排各团队制定详细训练计划,将日常训练与演出节目排练紧密结合。此外,定期召开团内例会,针对日常排练工作进行协调并检验计划完成情况。大学生艺术团将继续以“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营造轻盈灵动的校园艺术氛围”为宗旨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制度建设、素质建设和文化建设。学校每年投一定量资金,为各个团队外聘了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授课,同时也配备专门的排练室,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排练场所条件,及时更新排练物资,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大艺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训练时间持续一学期,平均组织指导每周训练2次,每次2小时。各团大多采取老师指导与老生带新生相结合的模式学习,训练工作中非常注重专业性、综合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即每个专业训练团队的艺术训练除了基本的艺术技能训练、节目的排演之外,还注重该门艺术技能所需的艺术基础的学习、艺术欣赏以及兴趣培养。在演出时,会根据不同水平的队员选择不同技术难度的演出曲目,让艺术团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艺术实践演出活动,让每一位成员都有所收获。
(2)重点加强对艺术师资及艺术骨干的培养。组织艺术团学生在参加比赛时观摩学习专业领域性比赛,提升学生艺术视野和眼界。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高校交流研讨会、艺术实践类课程与艺术团建设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理论素养。
三、艺术教育取得的荣誉
第二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在苏州大学举行,此次展示分艺术师范教育组、专业艺术教育组和公共艺术教育组三个组别。活动期间,所有参展教师均参加教学展示(微课)、专业技能展示、审美和人文素养展示(经典作品赏析)三个项目。我校团委(公共艺术教育中心)选派的肖娇雨老师获“个人全能一等奖”和“审美和人文素养展示最佳单项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此三个奖项均为我校新突破。我校将以本次展示为契机,不断优化美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努力为高校艺术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在2023年江苏省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名单中,我校报送的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刘李明副教授主讲的《游船游艇创意设计》课程,在全省81所高校申报的132门课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江苏省高校美育精品课程(全省共立项30项)。《游船游艇创意设计》是在“艺”“工”融合背景下,应用整合创新理念,依托学校办学特色,面向工业设计、船舶海洋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特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艺术设计”视角审视船舶设计,将美学原理、设计思维与船舶工程相结合,运用艺术设计方法解决游船游艇、豪华邮轮设计中的创意设计、造型美学、人机工程等方面的问题。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先后获得省一流课程(虚拟仿真类)认定、省微课程二等奖、江苏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示范课程立项。与此同时,1门课程获江苏省美育大讲堂优秀课程(全省共30项),1个项目入选“江苏省高校原创艺术精品培育项目”,2个项目获批“江苏省美育科研规划课题”。
我校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传承基地入选2023年第二批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该基地依托于江苏科技大学蚕桑艺术实践工坊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秉承“立足学校、面向江苏、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理念,深入挖掘江苏、浙江等地丰富的桑蚕丝织技艺文化资源和伴随栽桑、养蚕、缫丝、织绸过程中产生的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文化内涵,促使广大团员青年在学习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的过程中,深刻体会、领悟、培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让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校团委(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按照学校党委的人才培养要求,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努力提高工科院校学生审美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